在基層一線,各類技術改造不僅彰顯著企業創新活力,也推動著企業降本增效工作行穩致遠,同樣,當自身專業與生產實際深度融合之時,一場由漢鋼公司軋鋼廠軋機裝配作業區主導的“微創新”革命,正掀起降本增效的新浪潮,一些來自基層崗位的設備“醫生”,他們以“小切口”撬動“大變革”,用“繡花功夫”在提質降本上書寫創新文章,交出了一份份亮眼的精益管理答卷。
妙手回春 在提升效率中守護質量
“陳工的手藝真是點石成金!”高線作業區維修班長王維看著僅用40分鐘便完成安裝的風冷線傳動軌道新型導向輥感嘆說道。
這套由廢舊鏈輪改造的傳動軌道裝置,不僅完美解決了困擾產線多時的“卡脖子”難題,更將設備更換時間從3小時壓縮至40分鐘,實現維保效率三級跳。
改造故事要從半月前的設備危機說起,高線風冷線軌道進口導向頻繁出現“油路栓塞”情況,導致軋線每三天就要停機維修。面對價值數十萬元的備件成本,軋機裝配作業區積極配合維修人員制定技改方案。經現場研判,他們根據設備的運動原理科學計算出相應參數,并及時對現有的鏈輪進行了優化加工,使加工改造的鏈輪在軋線組裝后,鍵槽和內孔位置完美閉合,同時,該項改造利用線切割設備一次性加工鏈輪內孔和鍵槽,配套現在所使用的傳動軸,不僅根治了設備頑疾,更使備件壽命延長3倍。
此項改造在風冷線鏈輪組裝后有效防止了輥道運轉時,鋼材跑偏與擋板掛蹭造成表面劃傷的情況,能夠很好的把鋼材從輥道中導入集卷筒內部進行整齊有序的收集,對產品外觀質量起到積極保護作用。
修舊利廢 在循環利用中挖掘真金
“由于計劃申報,380軋機導衛燕尾座無法正常發貨,咱們要做好心里準備,想辦法應對當前困局!”近期,軋機裝配作業區高線裝配導衛部分備件供貨銜接暫時中斷,造成了該作業區高線裝配導衛班無法及時保證線上軋機更換維修的困境。
面對現實問題,該班組成員毫不氣餒,積極另辟蹊徑,經過多次討論研究最終決定在報廢的480燕尾座中來挖掘“真金”。
從報廢的設備中挖掘真金?新鮮,這能實現么?
當然能,在軋機裝配作業區,能工巧匠比比皆是,這不,該班組成員田春和劉偉便發明了“三步再生法”,實現480燕尾座變廢為寶。他們先利用電焊修補480燕尾座磨損面,再用機床進行深加工重塑其精密尺寸,最后進行梯度熱處理,增強修復后耐磨性。
經過連續十多天的奮戰,該作業區創新“工坊”里,經過改造的廢舊480燕尾座煥然一新,一排排“起死回生”的備件正整裝待發奔向新的崗位。目前,這項修舊利廢工作,不僅使單件燕尾座改造成本降低85%,更建立起備件循環再生體系,預計年節約采購成本超30萬元,也見證著該作業區技術團隊化腐朽為神奇的創新智慧。
作為軋鋼廠服務生產的“后勤兵”,一直以來,軋機裝配作業區將“技改助力生產”視為工作的重心,通過技術骨干傳幫帶、對標學習等方式,不斷為員工帶來當前設備最佳的維修保養方法。同時,作業區聚焦提升員工技改方面的積極性,以采取經濟獎勵為主,納入評優評先和晉升標準之中為輔兩種方式,雙管齊下讓員工主動參與各類技術改造,為生產與降本增效賦予強勁動能。(漢鋼公司 陳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