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期間,當大多數人沉浸在假期的喜悅和休閑放松中時,龍鋼公司一線職工卻堅守崗位,持續攻堅。他們用汗水詮釋擔當,用行動書寫責任,用獨特的五個“一”,渲染出理想的鮮明底色,鐫刻起生命的無上榮光,勾勒出最美的節日風景。
他沖鋒在前,“一”刻不松懈。
五一當天,針對鋼坯在生產過程中出現表面波動的情況,共產黨員、連三工段長王小慶挺膺出列、主動請戰,帶領團隊扎根生產現場。他時而緊盯結晶器冷卻曲線,時而反復檢查足輥壓力參數;一邊調整二冷室配水模型,一邊核實液壓剪改造細節,誓要攻克這一生產難題。經過12次工藝優化試驗,鑄坯表面實現零缺陷目標,合同鋼種也終于按期交付……“質量是企業的生命線,黨員必須沖鋒在前,一刻也不能松懈!”王小慶目光堅定。這個五一,他用腳步丈量生產線的每一處角落,以實際行動詮釋“走在前列、成為示范”的擔當,為企業穩健前行注入強勁動力。
他全力以赴,“一”心護安全。
一上班,混鐵爐工段乙班班長丁博在查看班組微信群生產信息時,6號鐵水包的相關數據引起他的高度警覺:包齡2248爐臨近到期,包底199℃,包壁284℃……他立即通知崗位工高少斌對6號鐵水包進行檢查。很快,“6號包包壁與包底西北側疑似侵蝕”的消息傳來。丁博迅速權衡利弊,果斷下達停用6號包、啟用5號包的指令。這個五一,丁博將“時時放心不下”的責任感化作“事事心中有底”的行動力,為生命與生產筑牢堅實防線。
他精研技藝,秉“一”腔匠心。
檢修現場焊花四濺。剛剛在陜西省熔化焊接與熱切割作業實操考評員安全技能大賽斬獲榮譽的焊工專業技師馬根生換下比賽服,穿上工裝,手持焊槍鉆進連鑄拉矯剪切機臺下。憑借多年經驗,他僅憑聲音便精準判斷出進氣管細微裂痕,隨即嫻熟操作,精準下刀,焊花在高溫中綻放,汗水順著安全帽帶滴落,在鋼板表面暈開鹽漬,他卻渾然不覺。“設備‘零影響’就是最大的降本增效。”這是他常掛在嘴邊的話。
馬根生不僅是技術尖兵,更是匠心傳承的引路人。檢修間隙,他總是耐心地蹲在青年技工身旁,手把手傳授氬弧焊技巧。在他的悉心指導下,多名大學生快速掌握連鑄機維修、鋼包烘烤裝置改造等關鍵技術,為企業發展注入新生力量。
他銳意革新,“一”力促協同。
凌晨五點,調度室生產指揮大屏數據閃爍,值班調度主任孫明全神貫注,手指在工藝參數與設備狀態間快速切換。他創新推出“三同步”工作法:冶煉計劃與能源供應協同優化,鋼水成分與連鑄節奏精準匹配,設備點檢與生產節點緊密銜接。“每個0.1%的成分波動都關乎精品鋼質量。”孫明帶領團隊依靠智慧煉鋼管控平臺,將碳含量控制精度提升至±0.015%,連鑄機“三恒”達標率突破86%。
深夜巡查時,他總是隨身攜帶《設備健康檔案》,用紅筆圈出關鍵設備異常點,要求維修工段次日實施精密診斷和維護。“協同不是簡單的任務疊加,而是價值創造的乘法效應。”孫明緊盯外圍要素保障和上下工序協同,精準分析裝入量和出坯量,全力提升當班單爐產鋼量,實現鋼軋界面高效協同。
他們勠力同心,“一”線創佳績。
五一當天,龍鋼公司各條戰線的一線職工們斗志昂揚忙生產。他們與轟鳴的機器、炙熱的鋼水為伴,上下配合、左右聯動,堅守一線、同心協力,用鋼鐵般的意志書寫“節日不停產、攻堅不停步”的奮斗群像。煉鐵高爐前,爐前工程碧超穿梭于爐臺與信息群之間,緊盯煤氣壓力與鐵口狀態,精準把控鐵水成分;轉爐爐后,爐長王程龍指揮爐前工手持氧管,迎著1600多度的爐火清理擋火門積渣,飛濺的鐵渣在防護面罩上劃出灼痕;精整跨上,天車女工梁海霞已連續操作5個多小時,將第51根鋼坯精準吊運至垛位;在質檢大樓,化驗工雷曉艷使用酸式滴定管反復滴定溶液,計算樣品中的亞鐵含量……大家“把工位當戰位”,將“聚精氣神、干精準事、煉精品鋼、做精益人”的信念融入工作細節,以平凡之軀托舉起“一線創佳績”的榮光。
當汗水與鐵水交相輝映,當平凡與偉大完美交融。鋼鐵人用實際行動詮釋著勞動節的深刻內涵——以雙手創造價值,用奉獻書寫時代華章。(龍鋼公司 秦輝)